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4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48篇
系统科学   258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335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无环境信息条件下网格细胞空间表征问题, 提出一种多尺度网格细胞群的空间表征模型。通过减少吸引子网络模型网格细胞的偏好朝向, 使网格细胞具有特定的感应方向, 仅对特定方向上的速度产生响应。基于改进的吸引子网络模型, 构建多尺度网格细胞群, 并对空间进行表征。仿真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网格细胞模型只响应相应方向的速度, 准确整合速度信息, 表征部分未探索区域, 且适用于无环境信息条件下一维、二维空间。在100 m×100 m的区域, 表征结果的误差不超过0.2 m, 证明了该模型能够扩大网格细胞的表征范围, 提高表征精度与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面中心立方体(face-centered cube, FCC)网格的空间结构, 由麦克斯韦方程出发, 推导了基于FCC网格的单轴各向异性介质完全匹配层(uniaxial anisotropic media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UPML)吸收边界条件以及近-远场外推边界条件的三维迭代式。通过典型算例, 先后验证了基于面中心立方体网格的时域有限差分(FCC-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CC-FDTD)方法的UPML吸收边界条件和近远场外推边界条件的正确性。最后通过计算金属球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比较了FCC-FDTD方法与传统FDTD方法的计算精度, 结果显示FCC-FDTD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现有通信干扰方法, 通常基于通信侦察中获取的目标信号特征进行干扰决策, 选取合适的干扰波形实施干扰, 难以应对目标信号特征未知或参数动态变化的情况。为此, 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的通信干扰波形生成技术, 运用GAN直接提取目标信号的潜在特征, 并生成与目标信号特征相似的干扰波形。在介绍GAN原理的基础上, 首先设计网络模型, 并对学习率进行优化, 使GAN更适用于时间序列通信干扰波形的生成。然后通过对不同类型和参数的通信信号进行干扰波形生成实验, 验证了该技术的泛化性。最后进行干扰效果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GAN生成的干扰波形干扰效果能够逼近最佳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一种新型势阱下,理论上研究了量子阱中三次谐波系数.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了相关波函数和能级,并利用密度矩阵理论和迭代法得到了三次谐波系数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三次谐波系数受到新型势阱宽度d和参数U0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对电力系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性能表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利用韧性的概念构建电网系统能够实现应急全周期内避免损失.文章利用应急管理理论分阶段刻画韧性的特征,在描述突发事件下电网韧性能力的同时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电网韧性的方法,它侧重于电网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稳定、抵抗中断、恢复性能的调整能力:利用给出的韧性评价指数结合电网特有的包括运行模式、组件物理强度和网络拓扑结构在内的电网特征,针对性地描述了能够增强电网韧性的措施.最后举例选取N-1准则措施利用PSCAD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利用韧性评价指数说明N-1措施能够增强电网韧性的同时,验证了韧性评价指数的合理性.电网实例引用IEEE14节点模型.  相似文献   
6.
CoPt-Co hybrids were successfully supported on amino modified SiO_2 nanospheres by a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at a temperature of 278 K.The solid carrier i.e.amino modified SiO_2,provides numerous anchoring sites for the metal nanoparticles(NPs)to improve the dispersion while reducing the size of metal NPs.The supported NPs displayed a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n the SiO_2 surfac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12 nm.The XRD results alongside with the binary alloy phase diagram suggest that the resulted NPs are bimetallic,composed of CoPt and amorphous Co.Among the prepared materials,the solid with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SiO_2@Pt_(0.1)Co_(0.9)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catalyst for ammonia borane(AB)hydrolysis in aqueous solution.The turnover frequency(TOF)value of the supported nanocatalyst was 25.59mol_(H_2)min~(-1)·mol_M~(-1),almost twice as that of unsupported Pt_(0.1)Co_(0.9)NPs while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37.05 kJ mol~(-1).Furthermore,the SiO_2@Pt_(0.1)Co_(0.9)composite manifes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even after five cycles of reuse.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微型制氧吸附剂的平衡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选出适合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的吸附剂. 针对传统的单塔两步快速变压吸附制氧含量低问题,提出了提高产品气氧含量的单塔快速变压吸附制氧的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单塔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采用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气氧含量. 充压前排放气的压力和氧含量是影响产品气氧含量的关键参数,采取合适的排放气压力和较高氧含量的排放气可获得更高的产品气氧含量. 在吸附和解吸压力分别为240 kPa和60 kPa时,采用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的快速真空变压吸附流程可获得氧体积分数90%的产品气,其产氧率为325. 08 L·h-1·kg-1 .  相似文献   
8.
近壁面网格尺寸对湍流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不同的网格划分策略,利用FLUENT软件对长直圆管管内湍流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半经验理论曲线的比较和分析表明,降低网格渐变率、提高径向网格数目以及调整壁面层网格的y 值均能够有效改善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而y 在其中起主要作用.针对同一网格划分策略,改变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相对较大,而改变模型引起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因此,不同边界条件应采取相应的网格划分策略尤其是选择合适的近壁面网格尺寸.  相似文献   
9.
从面向服务的视角对分布式协同工作流进行了分析,提出工作流网格资源化的概念.定义工作流模型资源为网格资源,并遵照网格资源描述的规范描述工作流模型资源,实现从网格基础设施资源层支持协同工作流;同时以该工作流模型为原型,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为基本框架,构建网格环境中协同工作流服务框架,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远程协同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格服务组合环境模拟的需求,在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格服务组合方法(GSCM),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网格服务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了网格服务间的动态交互、动态组合。试验数据表明,此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对网格服务集成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